课程编号:49
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学时:64(其中理论学时54,实验或实践教学学时10学时)

一、 本课程简介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或计算机相关专业本、专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或通识教育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领域的基本基础性知识,包括计算机系统简介、进制、系统及应用软件、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基本知识、信息安全入门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各层次、各部分的基本原理和基础构造,掌握典型软、硬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提供支撑,同时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 本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新生的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先导课程,本课程无先修课程。使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网上教学辅导。网上教学与面授辅导,考试方式采取平时阶段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

三、 本课程理论教学知识点掌握的基本要求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1.1计算机的发展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趋势。
 了解计算机的分类方法。
 理解计算机产生的技术基础。
1.2信息与信息技术
 了解数据与信息。
 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
1.3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了解计算机与信息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2章.计算机系统
2.1计算机系统概述
 了解计算机构成部分及软硬件的基本概念。
2.2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工作原理
 理解主机的定义,以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
 掌握存储器的基本原理。
 理解计算机指令格式及运行过程。
 掌握流水线指令技术。
2.3计算机软件系统
 理解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区别。
 掌握常见软件的分类及特点。
 了解常见编程语言的基本原理。
2.4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理解主板上的主要硬件构造。
 掌握CPU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计算过程。
 理解主要内外存设备的原理和技术。
 理解常见总线的适用环境和技术指标。
 了解一般输入输出设备。
第3章.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3.1进位计数制及相互转换
 了解了解常见的进位计数制。
 理解基数与位权的概念。
 掌握不同进制之间转换的基本步骤。
3.2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掌握原码、反码、补码等编码方法及换算过程。
 掌握浮点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
 了解西文及中文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法。
第4章.操作系统基础
4.1操作系统概述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了解操作系统的分类及差异。
4.2windows操心系统
 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演变过程。
 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基本元素和主要功能。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中最常见的功能模块和快捷键。
4.3程序管理
 理解程序管理的基本原理。
 理解程序、进程、线程的定义与差异。
 掌握程序运行中的状态转换图。
4.4文件管理
 掌握文件名及扩展名的概念。
 掌握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的概念。
 了解一般文件的操作控制方法。
4.5磁盘管理
 了解磁道、扇区和柱面的概念。
 掌握磁盘的格式化,及windows中常见的磁盘管理工具。
 掌握磁盘容量的计算方法。
4.6设备管理
 掌握驱动程序的概念。
 了解不同设备使用方法上的差异。
第5章.办公软件
5.1字处理软件
 了解字处理软件的现状。
 掌握word的基本功能、主要快捷方式和用法。
5.2电子表格软件
 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特点和适用环境。
 掌握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操作和用法。
 掌握excel中的常见公式、函数用法。
5.3演示文稿软件
 了解演示软件的基本特点和适用环境。
 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功能和用法。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6.1计算机网络概述
 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掌握计算机网络分类。
 掌握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OSI及TCP/IP层次结构。
6.2局域网
 掌握局域网的主要介质、拓扑结构和设备。
 掌握双绞线的分类及命名方式。
 掌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的功能和区别。
 了解以太网的基本特征。
 掌握无线局域网的主要协议和设备功能。
6.3internet基础
 了解internet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发展现状。
 掌握internet的主要接入技术和差异。
 掌握IP地址的分类及子网掩码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域名的用途和分类。
 理解URL的结构和含义。
 了解internet的主要应用。
6.4网页制作
 理解HTML和XHTML的基本语法结构
 了解dreamweaver的基本用法。
第7章.数据库技术基础
7.1数据库系统概述
 了解数据管理的各个阶段及主要特征、优缺点。
 掌握数据库的主要术语。
 了解主要的数据库模型分类及特点。
 掌握二维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定义(记录、属性、关键字、主键、外键等)。
 了解常见的数据库及主要的数据库模式。
7.2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理解建立数据库的基本流程。
 掌握通过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库的基本步骤。
7.3数据库查询
 掌握SQL主要查询语句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7.4窗体和报表
 理解窗体和报表的功能。
 通过access数据库掌握创建和使用窗体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第8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8.1多媒体技术概述
 了解多媒体技术发展历程。
 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理解多媒体处理的关键技术。
8.2多媒体计算机
 掌握多媒体硬件(声卡、显卡、获取设备等)主要 技术原理、技术指标。
 掌握多媒体软件主要分类方法及适用环境。
8.3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和压缩技术
 掌握音频处理中的主要技术(A/D、D/A转换、采样率、奈奎斯特定律等)。
 了解主要的音频文件格式及特点。
 掌握主要图像处理技术、文件格式。
 理解主要视频格式及特点。
 掌握有损无损压缩原理
8.4FLASH动画制作
 了解FLASH动画制作过程。
第9章.信息安全
9.1概述
 了解信息安全基本概念。
9.2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分类、特点。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防止方法及原理。
9.3网络安全
 了解黑客攻击的一般流程。
 理解防范黑客攻击的主要技术以及对应的防范领域。
 理解防火墙的基本原理。
9.4信息安全技术
 掌握加解密基本原理,以及对分/非对称加密的基本技术。
 了解加解密技术的一般应用。
 了解通道控制方式与DMA方式的区别。
 了解通道控制的类型。

四、实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1.部件实验预备知识 (4学时)
1)介绍实验原理。
2)介绍实验所使用的设备。

2.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 (4学时)
1)桌面、控制面板、用户账户、剪贴板的应用。
2)使用文件管理系统及任务管理器。
3)磁盘的格式化、分区、清理等操作。

3.OFFICE办公套件 (4学时)
1)使用word软件编辑要求的文档。
2)利用excel按照要求处理数据信息。
3)利用powerpoint编写要求的演示文稿。

4.ACCESS数据库应用
1)利用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简单的数据库表。
2)建立主键与外键之间的关联。
3)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简单的操作,如排序、查询、建立视图等。

5.剩余学时数(8学时)用于准备实验预习和撰写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

五、 参考教材

1.龚沛曾,杨志强.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