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形位、表面粗糙度测量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过程,了解形状和位置误差、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掌握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测量结果的合格性判断方法,根据各个实验室设备条件和被测工件的不同,同学们可以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
可供同学门选用的实验测量方案如下:
1. 用水平仪、自准直仪测量直线度
实验内容:
用自准直仪、水平仪测量导轨等零件的直线度误差,并且用两端点连线法和最小区域法评定其直线度误差值。
基本要求:
了解自准直仪、水平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合格性判断原则。
测量结果:
判断被测工件的直线度合格性。
2. 用平台测量平面度
实验内容:
用平台测量方法测量平面度误差,并且用近似方法和最小区域法评定其平面度误差值。
基本要求:
了解平台测量方法测量平面度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合格性判断原则。
测量结果:
判断被测工件的平面度合格性。
3. 测量圆跳动
实验内容:
测量轴的径向和端面圆跳动。
基本要求:
掌握测量圆跳动的方法合格性判断原则。
测量结果:
判断被测工件的圆跳动合格性。
4. 用圆度仪测量圆度
实验内容:
用圆度仪测量圆度。
基本要求:
了解圆度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及合格性判断原则。
测量结果:
判断被测工件的圆度合格性。
5. 用粗糙度样板测量表面粗糙度
实验内容:
用粗糙度样板测量表面粗糙度。
基本要求:
了解粗糙度样板测量比较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测量结果:
判断被测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合格性。
6. 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
实验内容:
用手持式或台式电动轮廓仪测量表面粗糙度。
基本要求:
了解轮廓仪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数据处理方法。
测量结果:
判断被测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合格性。
7. 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实验内容:
用双管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基本要求:
了解双管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数据处理方法。
测量结果:
判断被测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合格性。
8. 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实验内容:
用干涉显微镜测量表面粗糙度。
基本要求:
了解干涉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数据处理方法。
测量结果:
判断被测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合格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