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表面缺陷

1 表面缺陷的特点

  表面缺陷是在加工、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非故意或偶然生成的实际表面的单元体、不规则体或成组的单元体、不规则体。这些单元或不规则体的类型,明显区别于构成一个粗糙度表面的那些单元体或不规则体。
  表面缺陷对产品的接触、外观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际的表面上存在缺陷并不表示该表面不适用,缺陷的可接受性取决于表面的用途和功能。

2 表面缺陷的分类

  表面缺陷可以分为凹缺陷、凸缺陷、混合表面缺陷、区域缺陷、外观缺陷等五类。下表列举了各类表面缺陷的几种常见类型。

表2-1 表面缺陷的类型

类型
说明
示意图

沟槽
横向或纵向的凹缺陷,具有圆弧形的或平的底部
撩痕
形状不规则和没有确定方向的凹缺陷
破裂
由于表面完整性的破损造成的条状缺陷
砂眼
由于杂粒失落或侵蚀而形成的以单个凹缺陷形式出现的表面缺陷
缩孔
铸件、焊缝等在凝固时,由于不均匀收缩所引起得凹缺陷

树瘤
细小尺寸和有限高度的脊状或丘状凸起
疱疤
由于表面下层含有气体或液体所形成的局部突起
飞边
表面周边上尖锐状的凸起,通常在对应的一边出现缺损
缝脊
工件材料的脊状凸起,是由于模铸或模锻等成形加工时材料从末子缝隙挤出,或在电阻焊接(电阻对焊、熔化对焊)两表面时在受压面的垂直方向形成

环形坑
环形周边隆起、类似火山口的坑,它的周边高出基准面
切削残余
由于切削去除不良引起的带状隆起

滑痕
由于间断性过载载表面上个别区域出现,如球轴承、滚柱轴承和轴承座圈上形成的银雾状表面损伤
磨蚀
表面由于物理性破坏或磨损而造成的表面损伤
腐蚀
表面由于化学性破坏造成的表面损伤
麻点
在表面上大面积分布,往往是深的凹点状和小孔状缺陷
裂纹
表面上呈网状细小裂痕的缺陷
第 [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