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极限制(孔、轴公差)

  极限制是标准化的孔和轴的公差和偏差制度,国家标准对的孔和轴的尺寸极限(极限偏差)进行了标准化,即规定了一系列标准的公差数值和标准的极限偏差数值。

1 标准公差

  标准公差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公差数值,常用IT表示。
  标准公差数值的大小与两个因素相关:加工精度高低和基本尺寸大小,并由以下公式决定:
  IT = ai
  式中:a为标准公差因子数,表示加工精度的高低;i标准公差因子,表示基本尺寸与标准公差的关系。
  为了确定不同加工精度情况下的标准公差数值,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国家标准将加工精度能力进行了等级划分,规定了20个标准公差等级,按加工精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为:
  IT01、IT0、ITl、IT2、IT3、···、ITl7、ITl8
  尺寸公差标准公差的等级代表相应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能力等级。
  相同的加工设备(即具有相同的精度等级)在加工不同大小基本尺寸的零件时,产生的尺寸加工误差不同,因此公差数值与基本尺寸相关。理论上,对于每一个标准公差等级,每一个标准基本尺寸都应有一个相应的标准公差数值,但这样在实际使用时非常不方便。为了减少标准公差数值的数目,统一和简化标准公差数值表格,采用对基本尺寸分段的方法,使得同一公差等级、同一尺寸分段内的各基本尺寸的标准公差数值是相同的。
  附表3—1列出了基本尺寸至3150mm、ITl-ITl8各标准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数值。

               第[1][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