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形位公差与公差带定义

2) 平面度
  平面度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平面要素)对理想平面的允许变动。
  平面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空间区域,如图3-17(a)所示。图3-17(b)所示实际表面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0.08 mm的两平行平面所构成的公差带区域内。

  平面度公差带的方向和位置都是浮动的。

3) 圆度
  圆度公差是实际被测要素(圆或圆弧要素)对理想圆的允许变动。
  圆度公差带是在同一正截面上,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同心圆之间的平面区域,如图4—18(a)所示。图4—18(b)所示圆锥面的任一垂直于其轴线的正截面上的实际轮廓必须位于半径差为公差值0.1mm的两同心圆所构成的公差带区域内。

  圆度公差带的位置是浮动的,不仅形成圆度公差带的两同心圆的圆心位置可以随实际被测要素位置的变动而变动,而且两同心圆的直径亦可在保持半径差等于公差值t的条件下随实际被测要素的变动而变动。

第[1][2][3][4][5][6][7][8][9][10][11][12][13][14][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