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光滑极限量规

4。量规公差

  根据量规公差设计原则,光滑极限量规工作量规与校对量规的公差带布置如图12—5所示。


  由图12—5可见,为了不发生误收的现象,量规公差带全部安置在被检验零件的尺寸公差带内。工作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最小实体尺寸,工作通规的磨损极限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最大实体尺寸。
  轴用工作量规的三种校对量规中,TT和ZT分别控制通规和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防止工作量规使用时因变形而使尺寸过小。工作通规和止规应该分别被TT和ZT所通过,所以,TT称为工作通规的校对通规,ZT称为工作止规的校对通规。TS控制工作通规的磨损,防止工作通规使用时因磨损而使尺寸过大,不能被TS所通过的工作通规可以继续使用。
  与工作量规公差带安置的原则相同,校对量规公差带也全部安置在被检验的工作量规的公差带内,以保证不会把尺寸超出制造公差带或磨损极限的工作量规检验成可以继续使用的量规。而且,由图12—5可见,TT和ZT两校对量规的最小实体尺寸分别等于工作通规和工作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TS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工作通规的磨损极限尺寸。
  国家标准规定了检验基本尺寸至500MM、公差等级为IT6~IT16的孔和轴的工作量规的制造公差T和制造公差带中心到被检验零件最大实体尺寸之间的距离Z(称为位置参数),如附表12—2所列。国家标准还规定各种校对量规的制造公差TP等于被检验的轴用工作量规制造公差的一半(TP=T/2)。
  当被检验孔、轴中心要素直线度公差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或可逆最大实体要求设计时,使用孔、轴的综合公差(即其尺寸公差和中心要素的直线度公差之和)代替孔、轴的尺寸公差,在查表确定量规公差时按相近的原则选择。此时,应该使用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实效边界)代替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边界)进行计算。

               第[1][2][3][4][5][6][7][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