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一阶段的程序设计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且由于硬件容量小,速度低,机时昂贵,使得程序设计的目标确定在节省资源和缩短机时上,根本谈不上系统化的软件开发方法,编制出的程序也不作为商品出售。 |
软件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职业。但由于软件作坊的开发方式没有改变,依然是个体的或小组的思维方式,使得软件的任务延误,质量不可靠,甚至无法维护,软件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硬件的发展,极大地限制了计算机的功能发挥和实际应用,“软件危机”产生了。 |
为了摆脱软件生产的落后的“手工方式”,大幅度改进软件产品质量,提高软件生产率,软件行业又在80年代明确提出“软件工程支撑环境”的基本思想,力图把软件工程领域的各种方法技术都形成支撑系统和工具,即程序设计不再要求程序员从头到尾,逐字逐句的编写,而是可以直接从支撑环境中调用各个所需的“组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