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表面粗糙度

2基本术语

1) 表面加工纹理
  机械加工形成的表面加工痕迹通常呈一定的方向性,这种微观结构称为表面加工纹理,其主要方向称为表面纹理方向。
2) 实际轮廓
  实际轮廓是一个理想平面与实际表面垂直相交所得的轮廓线(如图2-2)。


表面粗糙表与波度

  按照相截方向的不同,又可分为横向实际轮廓和纵向实际轮廓。在评定或测量表面粗糙度时,除非特别指明,通常是指横向实际轮廓,即与加工纹理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轮廓(如图2-3)。

3) 取样长度l
  取样长度是用于判别具有表面粗糙度特征的一段基准长度(如图2-4)。规定取样长度是为了限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的影响,以区分表面形貌中表面粗糙度和表面波纹度两种成分。
  为了全面、充分地反映被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特性,取样长度的长度内应包含5个以上的波峰和波谷。

4) 评定长度ln
  评定长度为了全面充分反映被测表面的特性,在评定或测量表面轮廓时所必需的一段长度(如图2-4)。
  评定长度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取样长度.表面形貌不均匀的表面,宜选用较长的评定长度。


3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表面粗糙评定参数分别从轮廓高度、间距和形状特性来适当表征实际轮廓(如图2-7)。

1) 与高度特性有关的评定参数
(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即
  
(2)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在取样长度l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5个最大的轮廓谷深Yvi的平均值之和(如图2-7),即
  
(3) 轮廓最大高度Ry:

  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的距离(如图2-7)。峰顶线和谷底线平行于中线且分别通过轮廓最高点和最低点,即
  
  轮廓峰是指在取样长度内,中线所截轮廓两相邻交点以外的轮廓部分;轮廓谷是指在取样长度内,中线所截轮廓两相邻交点以内的部分。峰高和谷深均取正值(如图2-7)。

2) 与间距特性有关的评定参数
(1) 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

  在取样长度l范围内,轮廓微观不平度的间距Smi的平均值(如图2-7),即轮廓微观不平度间距Smi是轮廓峰与相邻轮廓谷在中线上的长度。
  
(2) 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
  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单峰间距Si的平均值(如图2-7),即
  
轮廓单峰间距Si是相邻单峰的最高点之间沿中线方向的距离。轮廓单峰是两相邻最低之间的轮廓(如图2-7)。

3) 与形状特性有关的评定参数
(1) 轮廓支承长度率tp:

  在取样长度l范围内,平行于中线的线从峰顶线向下平移到某一位置时,与被测截面轮廓相截所得到的各段截线长度Si之和与取样长度l之比(如图2-7),即
  
  显然,从峰顶线向下平移的水平截距c不同,支承长度率tp也不相同。因此,tp值是与给定的水平截距c相对应的。

            第 [1][2][3][4][5][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