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检测过程

1 检验

  一般来说,检验就是确定产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过程,即判断产品合格性的过程。
  检验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定性检验和定量检验。
  定性检验的方法只能得到被检验对象合格与否的结论,而不能得到其具体的量值。例如,用极限量规检验工件的尺寸,用目测法检验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用功能量规检验工件的位置误差等,都是定性检验的方法。
  定量检验又称为测量检验。它是将被检验对象与单位量(或标准量)相比较并确定其量值,再与设计规定的要求相比较,从而判定其合格性的方法,简称为“检测”。

2 测量

  测量就是以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为目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被测对象与复现测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比较,并以被测量与单位量的比值及其准确度表达测量结果。
  例如轴径的测量,就是将被测轴的直径与特定的长度单位(如毫米(mm))相比较。若其比值为30,准确度为±0.05mm,则测量结果可表达为(30±0.05)mm。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某些具有试验性质的测量又称为测试。所以,测试也可以理解为测量和试验的综合。
  为实现测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测量又称为计量。
  国际上并不严格区别测量和计量,而应用同一个术语“measurement”。因此,把测量、计量、测试作为基本含义相同的通用术语使用。在不同场合采用不同术语,主要根据习惯用法。
  任何测量过程都包含测量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等四个要素,最终得到测量结果。

1)测量对象

  测量对象称为“被测量”。被测量就是受到测量的量。
  按照被测量的不同,计量学可以分为:几何量计量、光学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力学计量、声学计量、热工计量、化学计量、电磁计量、无线电计量和时间频率计量等十大领域,以及具有综合性质的物理常数测定。
  对于绝大多数机械零件,除了其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以外,主要是几何量的测量。几何量测量的基本对象是长度和角度。但是,长度量和角度量在各种机械零件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达被测对象的特征参数也相当复杂。因此,在几何量测量中,分析被测对象的特性、研究被测对象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表面粗糙度的各种评定参数、齿轮的各种误差项目、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的独立与相关关系等。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