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形位公差的图样表示
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图样上,形位公差要求应该使用形位公差框格表示法逐一进行标注,也可以在技术条件中使用文字说明。对于未注形位公差(形位公差的一般公差),则不在图样上单独标注。
采用形位公差框格表示法进行图样标注时,主要标注三部分内容:框格、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1 形位公差框格
形位公差框格是由两格或多格组成的矩形框格。在零件图样上,形位公差框格多按水平方向放置,必要时也可垂直放置。框格中从左到右(框格垂直放置时为从下到上)依次填写以下内容:
第一格(正方形) ----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的符号(见表4—1);
第二格(矩形) ---- 形位公差值(以毫米为单位)及附加符号(见表4—2);
第三格及以后各格 ---- 基准要素的字母代号及其附加符号(见表4—2)。
因此,无基准要求的形状公差、线(面)轮廓度公差和成组要素的位置度公差的公差框格只有两格;有基准要求的位置公差、跳动公差、线(面)轮廓度公差和成组要素的位置度公差的公差框格有三格、四格或五格。
形位公差的公差值均用以毫米(mm)为单位(不需要标注单位代号)的线性值标注在第二格内。若形位公差值为形位公差带的宽度(距离),则在公差值的数字前不加注符号;若形位公差值为形位公差带的直径,则在公差值的数字前应加注φ或Sφ,分别表示圆形和圆柱形公差带的直径或球形公差带的直径。
如果要求在形位公差带内进一步限制实际被测要素的形状,则应在形位公差值后面加注相应的符号,如表4—3。
表4-3 对实际被测要素形状要求的符号
含义 |
符号 |
含义 |
符号 |
只许中间向材料内凹下 |
(-) |
只许从左至右减小 |
(  ) |
只许中间向材料外凸起 |
(+) |
只许从右至左减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