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齿轮精度

(2) 径向综合总公差F"i和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i
  对于一般的齿轮,可以规定径向综合总公差F"i和一齿径向综合公差f"i,分别控制齿轮的径向综合总误差△F"i和一齿径向综合误差△f"i
  被测齿轮与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双面啮合传动时,其双啮中心距a"在被测齿轮一转范围内的最大变动,称为径向综合总误差△F"i;在一个齿距范围内的最大变动,称为一齿径向综合误差△f"i,如图8—8(b)所示。
  图8—8(a)是测量径向综合误差的双面啮合齿轮综合测量仪的原理图。被测齿轮1空套在固定轴3上,理想精确的测量齿轮2空套在径向滑座4的轴5上,并借助弹簧6推动滑座向左,使两齿轮紧密啮合,即形成无侧隙的双面啮合。一对互啮齿轮在双面啮合条件下的中心距称为双啮中心距a"。当被测齿轮转动时,由于其各种几何特征参数误差的影响,将使双啮中心距a"发生相应的变化。双啮中心距变动的记录图形如图8—8(b)所示。

(3)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
  当被测齿轮的规格较大时,由于受测量仪器的限制,可以用齿圈径向跳动公差代替径向综合总公差。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r是允许的齿圈径向跳动△Fr。
  齿圈径向跳动△Fr是在齿轮一转范围内,测头在齿槽内于齿高中部附近与左右齿面接触,测头与齿轮轴线间距离的最大变动,如图8—9所示。

  由此可见,径向综合总误差△F"i与齿圈径向跳动△Fr,都只反映了齿的径向位置误差。所以对于传动准确要求不高的齿轮,可以只要求满足: △F"i≤F"i 或 △Fr≤Fr,
  对于传动平稳要求不高的齿轮,可以要求满足: △f"i≤f"i
  显然,切向综合精度(F'i、f'i)只与齿轮同侧齿面的误差有关,比较接近齿轮的实际工作状态,可以满足较高精度齿轮的传动功能要求;径向综合精度(F"i、f"i、Fr)与齿轮两侧齿面误差的综合结果有关,只适用于一般和较低精度齿轮的传动功能要求。此外,由实际测量方法可以看出,径向综合误差和齿圈径向跳动只反映齿面对齿轮轴线的径向位置误差,而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精度的是其切向位置误差。例如,用分度法切齿时,只要刀具与被切齿坯轴线的径向相对位置不变,就不会造成齿轮的径向综合误差或齿圈径向跳动。而分度机构的分度误差则会导致齿面的圆周分布(切向位置)误差,从而直接影响齿轮的传动精度。

            第[1][2][3][4][5][6]页